标题: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
发布时间:2022-3-17 09:30:00
关键字:安全观 核心价值
摘要:2015年7月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国家安全法规定,国家加强国家安全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国家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将国家安全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公务员教育培训体系,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并将每年4月15日为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
正文
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的意义:
设立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是为了集中地向社会公众传播国家安全方面的知识,便于在短时间内起到良好的宣传效果,让更多的社会公众接触和了解到国家安全方面的法律知识,特别是懂得如何依法履行自身的维护国家安全方面的职责和义务。
由此可见,国家安全法确立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其中最重要的实践意义,就是要动员政府和全社会共同参与到维护国家安全的各项工作中来。维护国家安全与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也是“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核心价值。
什么是国家安全?
国家安全是指国家政权、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人民福祉、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国家其他重大利益相对处于没有危险和不受内外威胁的状态,以及保障持续安全状态的能力。
国家安全的基本内容:
当代国家安全包括16个方面的基本内容: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网络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核安全、海外利益安全、生物安全、太空安全、极地安全、深海安全。
1.政治安全:
核心是政权安全和制度安全,事关我们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全局,事关党和国家长治久安。
2.文化安全:
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加快文化改革发展,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3.国土安全:
涵盖领土、自然资源、基础设施等要素,是指领土完整、国家统一、海洋权益及边疆边境不受侵犯或免受威胁的状态。
4.经济安全:
核心是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不动摇,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不断提高国家的经济整体实力、竞争力和抵御内外各种冲击与威胁的能力。
5.社会安全:
包括防范、消除、控制直接威胁社会公共秩序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治安、刑事、暴力恐怖事件等。
6.科技安全:
指科技体系完整有效、国家重点领域核心技术安全可控,国家核心利益和安全不受外部科技优势危害,以及保障持续安全状态的能力。
7.网络安全:
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网络安全与其他领域安全相互交融、相互影响,已成为我国面临的最复杂、最现实、最严峻的非传统安全问题之一。
8.军事安全:
指国家不受外部军事入侵和战争威胁的状态,以及保障这一持续安全状态的能力。
9.生态安全:
指一个国家具有支撑国家生存发展的较为完整、不受威胁的生态系统,以及应对内外重大生态问题的能力。生态问题不仅关系到人民群众幸福安康,更直接关系到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事关国家兴衰和民族存亡。我们要通过保护生态环境来保护生产力,通过改善生态环境来发展生产力。
10.海外利益安全:
主要包括海外能源资源安全,海上战略通道以及海外公民、法人的安全。随着新一轮的对外开放全面推进,特别是“一带一路”建设加快实施,海外利益日益关于我国整体发展利益和国家安全。
11.核安全:
防范核威胁和核攻击、防范核犯罪、核事故所造成的核危害,最终在实现无核武器世界的条件下,确保核材料、核设施的安全。
12.资源安全:
核心是保证各种重要资源充足、稳定、可持续供应,在此基础上,追求以合理价格获取资源,以集约节约、环境友好的方式利用资源,保证资源供给的协调和可持续。
13.太空安全:
太空作为未来战争的战略高点,成为大国激烈博弈的新舞台。当今,在陆、海、空、天、电、网多个作战维度中,谁控制了太空,谁就能占据战略制高点。因此,世界各军事强国都在竭力为本国争夺太空创造条件,构建军事航天力量体系。今后如何真正防止爆发太空战争,成为我国以及坚持和平开发和利用太空的大多数国家所面临的重大国家安全课题。
14.深海安全:
众所周知,海洋是世界战略资源的重要基地。深海油气资源、可燃冰、砂矿等等,储量之大远超当今人类需求。谁抢占了开发深海的先机,也就掌握了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巨大资源宝库。随着深海作战技术的出现,深海战场作战将向全维度、全时段和非对称的作战样式转变,将严重影响国际海洋战略格局,并可能对我国海洋安全带来严重的影响。
15.极地安全:
当前,极地作为重要资源和能源的主储存地,已成为各国争夺的新疆域。许多国家都把极地研究与开发作为国家的一项重要战略。因全球气候的变暖,北冰洋每年可通航的时间大大延长,对北极进行开发和利用可使海上运输成本节约40%。极地争夺已经日趋“白热化”,我们必须深入思考维护极地权益的相关重大问题。
16.生物安全:
指由现代生物技术开发和应用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的潜在威胁,及对其所采取的一系列有效预防和控制措施。国际生物安全形势发展正处于大动荡、大变革的重要转折期。短期内,生物安全风险总体可控,但面临生物袭击威胁、新发突发传染病、两用技术风险等棘手问题;长期看,战略安全风险加大,亟须加强战略引导和技术攻关。
破坏国家安全的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规定:本法所称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是指境外机构、组织、个人实施或者指使、资助他人实施的,或者境内组织、个人与境外机构、组织、个人相勾结实施的下列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的行为:
(一)阴谋颠覆政府,分裂国家,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的;
(二)参加间谍组织或者接受间谍组织及其代理人的任务的;
(三)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的;
(四)策动、勾引、收买国家工作人员叛变的;
(五)进行危害国家安全的其他破坏活动的。
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第77条明确规定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关于国家安全的有关规定;
(二)及时报告危害国家安全活动的线索;
(三)如实提供所知悉的涉及危害国家安全活动的证据;
(四)为国家安全工作提供便利条件或者其他协助;
(五)向国家安全机关、公安机关和有关军事机关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协助;
(六)保守所知悉的国家秘密;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义务。此外,该条还明确规定:任何个人和组织不得有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不得向危害国家安全的个人或者组织提供任何资助或者协助。
国家安全教育日倡议
国泰民安是人民群众最基本、最普遍的愿望。国家安才有小家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保证人民安居乐业,国家安全是头等大事。国家安全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维护国家安全,同样也需要发挥每个公民的力量,在此,蒲江县妇联向全县人民发出以下倡议:
一、树立忧患意识,增强责任感与使命感。
当前我国正值发展战略机遇期,广大市民要认清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意义和现实紧迫性,始终将国家安全利益放在首要位置,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让维护国家安全的意识在心中生根发芽。
二、提高法治意识,做知法守法公民。
自觉学习国家安全相关的法律知识,遵守宪法、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积极履行公民在维护国家安全方面的责任和义务,注意规范日常生活中的行为,树立维护国家安全的良好习惯。
三、从自身做起,自觉做国家安全守护人。
广大市民应自觉成为国家利益的守护着、维护者,关注国家发展、民族利益,积极地参与到维护国家安全的各项工作当中,让维护国家安全成为一种自觉、一种意识、一种责任、一种素质,同心协力开拓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安全关乎国家命脉,安全关乎人民幸福,让我们一起携手,构筑捍卫国家安全的钢铁长城!